1.苏炳添事迹观后感心得6篇
2.观《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有感
3.**《一个人的奥运》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刘长春一个人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凄惨景象。今天奥运会已在我国
4.求《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 要结合党校结课作业来写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是我们对奥林匹克的向往与热爱。在这个世纪,我们有着对奥林匹克无限的梦想与追求,但是在1932年,那个兵火连天的时代,奥林匹克也许几乎无人知晓。尽管如此,在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却诞生了代表中国参赛的第一位中国选手——刘长春。 刘长春,辽宁大连人,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里,母亲早年去世,父亲以给人搽鞋谋生。他从小热爱跑步,是个短跑天才,得到过许多奖项,1928年他进入了东北大学,在东大田径运动会上,以10秒8的优异成绩赢得了比赛,比赢了两名日本选手,鼓舞了当时的局势。 跑步是刘长春的梦,是可以让他为之当作一项事业去奋斗的事情。但是当时那个战乱的年代,人们吃不饱、穿不暖,每天都有可能死去!体育根本就是件奢侈的东西,没有人会去想,也没有人会去考虑,热血青年们也只是天天想着上战场打日本鬼子,参加比赛根本就是件八杆子打不着的事情!但是这却是刘长春天天都会做的梦…… 1931年,东北三省沦陷,被日本侵占并命名为“满州国”。东北大学被迫解散,刘长春也返回了家乡大连,回到家后他无所事事,心里只想着跑步,但是当时已经是完全不可能做的事情。那只能是个梦想一直萦绕在他的心里。直到1932年,日本军要求刘长春代表“满州国”参加奥林匹克,这实为一个政治阴谋,憎恨日本人的他不肯答应,并机智地从他们那里逃脱了出来,艰辛万苦地找到张学良将军,希望他能帮他成就他的梦想——代表中国参加奥林匹克。 在张学良将军的帮助下,刘长春成功地踏上了去美国洛杉矶的油轮。在近一个月的舟车劳顿和长途跋涉使得刘长春疲惫不堪,最终没有能在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得到名次。 这就是《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所讲述的故事
苏炳添事迹观后感心得6篇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观后感1“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从刘长春“单刀赴会”,看破碎的山河,仁义者不屈不挠、爱国奉献。1932年,刘长春粉碎了“伪满洲国”企图利用奥运会宣传“”的政治阴谋,在《大公报》上庄严声明:“我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我是中国人,决不代表伪满洲国出席奥运会。”他的爱国行动,得到全国人民的赞赏和张学良将军的大力支持,最终在各方努力下,搭上了奥运末班车,站上了奥运会的赛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个人命运始终与民族命运血脉相连,近代中国饱受列强的欺凌与侵略,正是有像刘长春一样的仁人志士,他们用拳拳赤子心和殷殷爱国情,向世人展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向世界表达了中华民族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上,才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奥运金牌零的突破”,从许海峰“射落首金”,看开放的中国,奋进者锐意进取、砥砺前行。年,新中国第一次派出代表团参加奥运会,许海峰百步穿杨,勇夺首金,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光辉时刻。个人奋斗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不管是在奥运赛场还是在其他领域,无数像许海峰一样锐意进取的奋进者,不惧艰难困苦,为国家的发展而不懈奋斗,在经济实力近乎空白、国外技术全面封锁的基础上建设着国家。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奋进者当以时不我待、追赶奋斗的时代使命感,在一次次急难险重的挑战中担当作为、奋勇争先,在各个领域不断实现更多“零的突破”。
“百年奥运梦想成真”,从北京奥运会惊艳世界,看新时代的中国,追梦人意气风发、阔步向前。2008年夏天,全世界聚焦北京,中国坚持“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主题,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昂扬自信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了一届精彩绝伦的奥运盛事,让世界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正昂首阔步,迈向新征程。个人梦始终与中国梦有机契合,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伟大飞跃。新时代的大幕已然拉开,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要保持“使命在肩,强国有我”的精神状态,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梦想,不断拼搏奉献、开拓进取,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与祖国相向而进,同心共筑中国梦。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从“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到“百年奥运梦想成真”,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奥运三问”的历史昭示我们,这个长长的奥运梦始终与国运相连,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
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观后感2奥运会是学习国际知识的大课堂——一场奥运会的开幕式就等于是一堂各国和各地区概况的介绍课,很多人从服装、旗帜了解了过去很少了解的国家和地区。伴随着各项比赛的展开,伴随着来自世界各国的文化展览、演出活动的展开,我们在自己家门口有了更多了解世界的机会。奥运会让我们学到了国际知识,使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
奥运会是学习文明礼仪的大课堂——通过举办奥运会,一场“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很多城镇、学校、机关、企业都印发了文明礼仪手册,宣传普及各种礼仪规范。在奥运会的推动下,服务水平在升级,公民素质在提高,生活环境在改善。微笑的中国人迎来了世界的微笑,我们用礼貌热情接待八方宾客,也赢得了世界对我们的尊重。
在奥运会这个大课堂上,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更体会到了学习的力量。虽然北京奥运会是中国有史以来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国际活动,我们缺少经验,但我们凭着努力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提高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用开幕式的成功赢得了世界的喝彩。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不就是凭着这样一股子精神,不断超越自身向前迈进的吗?北京奥运会是中国漫长而艰难的发展道路上的一站,过了这一站,我们还要接着往前走,只要我们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就一定能够达到目标。
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观后感3近日,中国奥运军团在东京赛场的表现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目光。不断攀升的奖牌榜背后,是运动员们日复一日苦行僧式的修炼,是对战术、技术动作一遍遍地精准计算研习,只为升起国旗、奏响国歌的那一刻。在干事创业的“赛场”上,党员干部也要起而行之、奋勇争先,悟出属于自己的摘“金”之道,努力成为新时代的优秀干部。
做跟党走的“排头兵”,摘碧血丹心之“金”。怀中一寸心,千载永不易。从中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上的合法席位到许海峰一声枪响实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再到今天中国在国际奥运会上地位的.举足轻重,这些伟大历史成就的取得是与奥运健儿的碧血丹心分不开的。回首百年,我们党在惊涛骇浪中启航,在摸爬滚打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历经沧桑依旧风华正茂,饱受风雨依然保持年轻,其坚韧力量来自于无数***人对党忠诚,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足新阶段,放眼新征程,党员干部对党忠诚要保持“满格”状态,始终做到在党忧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任何时候都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可动摇。将对党忠诚转化为疫情防控、防汛救灾、乡村振兴等急难险重工作的积极作为,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关系,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为国家富强、民族繁荣添砖加瓦。
做乘风破浪扛重任的“弄潮儿”,摘拼搏奋进之“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奥运精神是奋发图强、超越平凡、挑战自我的拼搏奋进精神。无论是“可以输,但不会轻易认输,一定要争一争”的张雨霏还是大腿受伤仍坚持训练、不为拿金牌只为破纪录的石智勇……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无论是喜悦还是遗憾,他们身上永远闪耀着永不放弃、拼搏奋进的豪情和信念。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这是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党员干部要发扬拼搏奋进的奥运精神,要有宽肩膀、硬脊梁,自觉担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志决心,用“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拼搏劲头,奋发图强、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以更强的政治担当、更高的工作标准、更实的工作作风,勇攀干事创业的“最高峰”。
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观后感4每一个运动员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所有人都紧张的等待这一刻。他们都知道,只有金牌才能被世人铭记!这一次,一定要全力以赴!一定要夺得金牌,一定要为国争光!一定要让自己多年的努力得到最好反馈!不能遗憾而归。
看,“亚洲飞人”苏炳添上场了!只见他两手着地,目视前方,以完美的准备姿势迎接那即将响起的发令枪。砰!他瞬间起身,如疾风般往前奔驰。矫健的身姿出现在跑道上时,所有人都为之欢呼。最终,他以9秒98的成绩荣获第6名,第八次破“亚洲飞人”这个称号他当之无愧!
瞧,全红婵也以数次登上热搜。他是一个14岁的小女孩,刚刚够参加奥运会的年龄,她在跳板上轻轻起跳,随后如风火轮一般在空中转了数个圈之后落水。一跳所有人都直呼“完美”最终他以416.65分荣获第1名,夺得金牌。我也不敢相信,这个只比我们大了两岁的小女孩,却已经获得了如此成就。
还有那气冠军获得者杨倩和杨皓然。他们在7月27日气团体混合决赛时,以633.2的成绩夺得本届奥运会首金,再次为中国健儿增添了勇气和信心。
可是,细细思考,又有几人真正懂得他们背后的努力?有人说过“天才是靠1%的`天赋和99%的汗水”我们也有句老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就,一定在背后付出了比这多的多的汗水。只有不断的练习,不断爬起来,不断吸取经验,才能获得今天这至高的荣耀。
又一句话是特别催泪的。前面也提到了那位14岁的跳水冠军获得者全红婵。当别人问他想干什么的时候,她却说自己想去商场里抓娃娃。再见我们看似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事情,对她来说却是可望不可及的梦。她只比我们大两岁,也是一个尚有童心的孩子,可他却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玩乐,只能逼着自己一次一次练习。这也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不管怎样,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奥运精神,这种吃苦精神。只有这样,将来才能更好的报效国家,更好的报答社会!奥运精神永存!
观《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有感
苏炳添,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学习榜样。健康自律,训练刻苦,坚忍不拔,胸怀国家荣誉…苏炳添 事迹 观后感 心得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苏炳添事迹观后感心得,欢迎查阅!
苏炳添事迹观后感心得1
“参与比取胜更重要”,这是奥林匹克运动广为流传的 名言 ,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体现。一个运动员的成就,不仅仅是能否拿到或拿到多少块奖牌,还在于是否体现奥林匹克精神,是否做到自强不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我崇拜的奥运英雄苏炳添就是这样的选手,也许他与金牌无缘,但创造的历史值得中国乃至整个亚洲铭记。
苏炳添,1989年8月29日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暨南大学2013级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中国男子 短跑 名将。
2018年2月6日,苏炳添以6秒43夺得国际田联世界室内巡回赛男子60米冠军,并刷新亚洲纪录。之后苏炳添多次比赛中都成为百米大赛最有力的竞争对手!而且苏炳添也着实让世界短跑名将博尔特惊讶到了,博尔特可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飞人,连续三届拿到奥运百米金牌。可是博尔特也被苏炳添惊到了:没有想到站在身边的小伙子居然反应这么的快,起跑的那一瞬间让他不知所措。
博尔特曾在一次访中说:“枪声一响,我身边的小伙子就飞奔出去,我有点不知所措,结果就失足了。”他对于苏炳添的实力也是非常的认可,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后面才会拼命追赶上去。
能进入百米决赛是每个亚洲人都不敢幻想的奢望,只有跑进10秒才有希望。为此,苏炳添2014年底,选择了一个比较大风险的决定:就是把起跑脚换了。为什么要换?是因为想要得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新的节奏,这样的话在100米才可能会有一个突破。
而做这个改变和选择太难了,改变之前问了很多的专家:不做出一些改变的话可能很难突破10秒,参考了刘翔的“八改七”,所以苏炳添最后狠下心来做出了这个改变。就像刚开始是用右手吃饭,突然间变左手,你夹都夹不到,怎么不难呢?苏炳添刚开始,连起跑怎么发力都完全不会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三组对决过后,中国“飞人”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成功入围男子100米决赛,也成为首位闯进奥运会百米决赛的中国人。而在奥运赛场上,9秒83也是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成绩。2016年里约奥运会,博尔特夺取金牌的成绩是9秒81,苏炳添只比博尔特仅仅慢了0.02秒。32岁的中国飞人苏炳添通过多年以来的努力,终于站在了100米跑道上面。
苏炳添一战打破了三个纪录:
首先,新中国从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到现在37年的历史上,首次有中国男性运动员打进到100米决赛的赛场,绝无仅有,这个意义不亚于当年刘翔闯进奥运会决赛并且夺冠。
第二,在1932年的奥运会上,曾经有一位日本运动员打进到奥运会男子100米的决赛圈,但他不是第一名,而且那个时候是用手计时的时代,跟电子技术时代差的还比较多。
第三,亚洲国家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在1900年的巴黎奥运会,也就是第2届奥运会上,到现在121年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位亚洲运动员以100米半决赛第1名的身份进入到世界最顶级的百米飞人大战的决赛。
这是史无前例的伟大荣耀,属于伟大的中国,也属于亚洲。年过30的苏炳添,靠着顽强的自律,靠着超强的意志品质,成功的打进到了100米的决赛当中,为全亚洲人长脸。就连中国田径名将刘翔在微博上也发文祝贺苏炳添:“封神!9秒83!”
此前展望半决赛时,苏炳添强调,半决赛就是自己的决赛:“对我来说,能够进入决赛就算完成任务。如果能够突破10秒大关,进决赛应该没问题。”
看了比赛,真是激动得哭了!太不容易了!简直是一战封神!正像刘翔所赞扬的那样,这是中国奇迹和中国速度,这也是亚洲奇迹和亚洲速度!简直让人不敢想象。
每一次踏上赛场,苏炳添的脑海里都只有一件事:竭尽全力跑出“中国速度”,为祖国添彩!能打破亚洲纪录,打破黄种人的极限,站在东京奥运百米决赛的跑道上,所有的梦想都在这一瞬间变成了现实!
把半决赛当成决赛。是啊,人生路上关键的每一步都需要这种精神,我要向苏炳添学习,他是我最崇拜的奥运英雄。
苏炳添事迹观后感心得2
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百米”半决赛上,32岁的“中国飞人”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记录,顺利晋级决赛,成为首个进入百米决赛的亚洲人、中国人!他不仅超额实现了他个人赛前的愿望,更是让全中国为他沸腾。随后的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98的成绩取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
在世界范围内,奥运有赛事里面关注度最大的就是田径, 田径运动 也被称为“ 体育运动 之母”;而在田径赛事里,关注度最高的便是百米赛跑,荣誉最高的,当属百米冠军。苏炳添能够同清一色的黑人运动员站到决赛的跑道上,他已经创造了历史。他以自己绝对的速度,证明了黄种人体能不输任何种族。他的成功代表的不仅仅是体育界的希望,更是中华民族挺起的脊梁。他值得我们为他欢呼,更赢得所有人对他的尊重。“中国飞人”苏炳添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创造了中国人乃至亚洲人的速度。
而他成功的背后,有着太多心酸与不易。改起跑脚,一切从零开始,艰难的训练他成功度过,他的起跑能让世界飞人博尔特自愧不如。他自己说男子百米赛跑要提高0.1秒非常不易,而他提高0.08秒用了3年。决赛跑道上的十秒之内,是赛道下数十年的苦练。我们为他欢呼,更为他心疼。
诚然今日,强大的祖国已经不需要几枚金牌去界定成功与否,国人对于体育赛事是否得金有了更为平和的态度。在国乒“盺雯组合”混双失利、惜败日本队的时候,国人能够安慰道歉的二人“金牌不是唯一”“站到奥运会赛场,你们就已经是我们心目中的冠军。”这是祖国愈发强大给予国人的信心。
同时,越发宽松的舆论环境对于运动员也是莫大的幸事。但是运动员们并没有因为国人的宽松,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为自己,为国家挣得更多的荣誉,是他们矢志不渝的信念。苏炳添就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信念,才能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诠释中国速度。
苏炳添是体育之星,也是我们国人应该追的星。我们要学习他追求极致的精神,学习他的爱国情怀,学习他的坚持与不放弃。如果我们都能在自己的行业做到极致,那么我们的国家何愁不复兴。
苏炳添事迹观后感心得3
2021年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大战半决赛,苏炳添跑出9秒83的成绩,刷新自己的亚洲记录的同时,闯入奥运百米大战决赛!
这个伟大的日子,永远铭记!那段奔跑的,永远 收藏 !
这半决赛一遍遍看下去,看的想哭。1989年出生的苏炳添,在2012年-2016年最好的年龄,两度遗憾止步奥运百米半决赛。而今天,2021年8月1日!32岁的苏炳添,9秒83圆梦奥运百米决赛!这不仅仅是苏炳添个人的突破,这是中国的突破,这是黄种人的突破!
想想,2017年博尔特31岁时,退役了。而32岁的苏炳添,以个人最好战绩挺近了奥运决赛,刷新了自己保持的亚洲记录,让黄种人首次站上了奥运百米决赛的舞台,创造了历史。这是意志!这是奇迹!这是伟大!
半决赛结束,苏炳添坐在了地上,等待最后的成绩公布。公布的那一刻,他激动的掩面躺在了赛道上!他起身单膝跪地呐喊!他站起来攥拳怒吼!他背对镜头走向场外!就在他背对镜头走向场外的途中,他抬手擦拭了一下面部,不清楚擦去的是不是泪水。但是,我看哭了...现已深夜,我仍未入眠...
苏炳添!榜样的力量!中国健儿励志拼搏的缩影!致敬!
苏炳添事迹观后感心得4
苏神激励我 在人生跑道上永不放弃
那个追风跑了17年的少年,在东京奥运会上,追上了被赋予厚望的自己。
从小对体育运动痴迷的我,对速度有着迷之的热衷,所以短跑,就成了我最热爱的运动。百米赛道是神圣的,它记录着无数关于速度的追逐与史诗。小时候趴在电视前,看着百米决赛上精彩的速度对决,看着博尔特一次次甩开对手,轻松打破世界纪录;看着布雷克,盖伊一遍遍追赶着人类速度的极限;看着百米赛道上,一个个黑皮肤的人在缔造着短跑史上的奇迹。
我曾天真地问我爸爸:“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像他们一样快。”
“这是天赋,我们不可能赶得上他们的。”
直到一个人出现,缔造了属于中国人、黄种人的。苏炳添,这个注定要载入人类史册的男人。
2015年,尤金的一声枪响,9.99,一个中国人第一次打开了十秒大关。2018年,亚运会的跑道上,9.92,一个中国人夺得了亚运会冠军,亚运记录也一并收入囊中。
属于苏炳添的时代才刚刚拉开帷幕,我也慢慢相信,一个黄种人也能在百米赛道上创造奇迹。有很多人说黄种人的极限在9.90,但极限,就是用来超越的。
延期了一年的东京奥运会在2021年悄然开幕,三年的沉寂,与伤病对抗,与状态对抗,与被寄予厚望的自己对抗,我多么希望31岁的苏炳添能在奥运会上追上曾经的那个自己,也多怕这朵嫣然绽放的玫瑰,会在这场风雨中凋谢。前面的赛程基本都只在关注战况,而只有田径赛跑,虽然只有寥寥数秒,却让无数热爱者为之心惊,为之抓狂。
半决赛关键的一枪在8月1日傍晚打响。强势进入半决赛的苏炳添,能否创造黄种人的历史,挤进决赛大门。一名31岁的老将,跟这么多拥有很强竞争力的年轻选手,进决赛是我不肯奢望的。提前半小时,我就打开电视,为苏炳添这可能是最后一届的奥运会默默祈祷,只希望他不留遗憾。
比赛前一分钟,我像小时候那般趴在电视前。苏炳添上道,预备,跑!苏炳添的起跑强势,稳定住,我的心也随着飞快的步伐飞跳,在要冲线时,我已经跳了起来:“要第一了!要第一了!”苏炳添身体前倾,望向旁边的计时器。
9.83!9.83!苏炳添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苏炳添瘫倒在地上,眼泪夺眶而出,我也不禁流下了眼泪。9.83,对于一个31岁的黄种人,他追上了,超越了所有人对他的期待,三年的努力,让他站在了奥运会的山巅,站在了亚洲的山巅,站在了所有人心里的山巅。半决赛第一名,强势踏上了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的百米决赛跑道。
当百米决赛的第六道,赫然印上“SU BINGTIAN CHINA”的时候,所有的质疑与痛苦都隐匿在这夜晚。他已经创造了奇迹,即使没有拿到奖牌,也成为了所有人心中的神。
苏神,激励了太多对速度热爱的人,也在奥运会的舞台上,击碎了所有人对黄种人的刻板印象。他也会激励我,在人生的跑道上,永不放弃,创造奇迹。
我看着他站在决赛时,那个自信的笑容,向全世界展示着胸前的“CHINA”时,我就知道,那个追着风的少年,回来了……
苏炳添事迹观后感心得5
在过去,田径项目一直都是我们的短板,由于这是一项直接比拼人体素质的运动类型,因而几十年来,国内体育人士一直都希望能够在田径赛场上有所突破,从当初刘翔在雅典奥运会夺冠之后,也顺势打开了中国体育的一项新的大门,而如今在男子百米短跑项目里,苏炳添的出现,也令中国田径再次看到能获得奥运奖牌的机会
是的。我为奥运喝彩,源于我们对更高,更快,更强的无限崇拜。也许正是因为它,人类才能不断超越极限挑战自我。也许正式因为它,才有了成功者和失败者。无论是否成功,无论是否失败,他们都是英雄!奥运会不仅仅属于那些成功者,也同样属于那些令人叹息的失败者,金牌并不令人感动,真正让人感动的一定是那为跋涉奥运付出的艰辛和汗水,因为所有参赛选手多自己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使得奥运会多了几分精彩,多了几分喝彩!
是啊,因为我们是普通人,所以我们无法洅奥运场上竞争,但是,我们也从成功者和失败者身上汲取了许多养分。在生活中,我们也会要求自己洅更高更快更强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我为奥运喝彩,源于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和平,公平。在奥运五环下,洅奥运圣火的照耀下,各大洲人民走到了一起。心连心,手拉手,在这17天里,他们忘记了战争,忘记了金钱忘记了利益。他们只铭记着和平,公平,公正。在公平的赛场上,在奥运圣火的照耀下,他们同样点燃自己的鞥想,也许,这才是人们真正想做的事情。
苏炳添事迹观后感心得6
作为中国短跑第一人苏炳添,现年31岁的苏炳添(2021年8月29日即将年满32岁),虽然在很多人看来他已经度过了自己的巅峰年龄,但是在之前结束的2021年中国田径分区邀请赛上,苏炳添却跑出了出人意料的9秒98,以绝对优势拿到了第一名,领先第二名的谢震业足足有0.18秒,足以证明苏炳添的实力有多强,逆风的情况下苏炳添都能跑出这样出色的成绩,那么换成顺风,他的成绩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苏炳添做到了!亚洲“飞人”苏炳添凭借着自己强悍的实力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速度,国人为之骄傲。
奥运会是一项家喻户晓的大型的受人欢迎的活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100多年来,奥运会在延续,奥运精神也流传至今,就像奥运圣火的火焰熊熊燃烧,生生不息,而世人的身上也都散发着拼搏的芳香。这次,我的思想主题则只有十六个字:“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砾志拼搏,走向成功。”
1928年奥运会之前的四个月,贝蒂·罗宾逊才第一次参加比赛。她在自己的第一个室外比赛中便创造了100米的世界纪录。100米跑正是在1928年成为奥运会历史上首个女子径赛项目的,罗宾逊以半米的优势赢得决赛,而那只是她第四次参加比赛。她还得到了一块4×100米接力的银牌。三年之后,罗宾逊在一次飞机失事事故中严重受伤。第一个发现她的人还以为她已经死了,将她装在汽车后备箱里直接送到了殡仪馆。整整七个星期,罗宾逊处于昏迷状态;随后的两年,她不能正常走路……但是,她活了下来。罗宾逊仍想重返短跑赛场,但是她的膝盖再也不能完全弯曲了,所以她无法再取蹲踞式起跑的姿势。但是,她还能跑接力!1936年,贝蒂·罗宾逊作为美国4×100米接力队的一员赢得了她的第二块奥运会金牌。
然而,并非每一位奥运运动员都能获得奖牌。奥运史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金牌的闪光,更多的是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奥运精神:阿克瓦利,这位坦桑尼亚 马拉松 选手,当他带着伤痛最后一个跑过终点线时,整整花了3个半小时。在他们心中,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奥运精神,什么是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苏炳添事迹观后感心得6篇相关 文章 :
★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苏炳添先进事迹材料5篇
★ 苏炳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2022(最新7篇)
★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苏炳添先进事迹
★ 感动中国人物苏炳添个人事迹一览
★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苏炳添事迹
★ 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事迹观后感感悟(最新10篇)
★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有感6篇
★ 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心得感悟
★ 2022春季《开学第一课》有感个人心得范文
★ 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2022观后感十篇
**《一个人的奥运》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刘长春一个人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凄惨景象。今天奥运会已在我国
1932年,中国运动员刘长春历经千难万险到美国洛杉矶万人体育场参加第1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事迹。那个时候只有他一个人有资格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大赛。为了这一刻,刘长春拒绝代表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的参赛建议,一心只想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为此,他不得不含泪告别父亲和妻儿,躲避关东军的一路搜查,在张学良将军的资助和多位国际友人的帮助之下,经过海上23天漂泊,终于代表四万万中国人站在了奥运会的跑道上。他为中国人敲开了奥运大门,虽然他只是一个人,但是他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全体中国人民。他以不屈不挠地姿态,战斗在赛场上,谱写着爱国的诗篇。 刘长春是早年东北大学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擅长短跑,多次参加各类比赛,成绩优异。在一次中日对抗赛中获得金牌,1932年的中国,战火纷飞,“九·一八”爆发后,东北大学被迫解散,刘长春也回到了大连老家。他的父亲不想让他再参加体育比赛了,,孝顺的刘长春只好把追求目标暂且放下,娶妻成家。但是,他一直郁郁寡欢,整天沉默不语,善解人意的妻子鼓励他振作起来,继续体育事业,并陪他一起坚持锻炼,备战奥运。日方想让刘长春代表“满州国”参赛,使伪满独立的得逞。可是刘长春主意已定,他要代表中国!刘长春别妻离家,经过了重重困难和生死考验,终于来到了北平。他把一封用心血书写的长信亲手交到民国体育局局长的手中,可是局长表面答应上报南京,转身却连一眼都不看就把信撕毁了!这让刘长春气愤至极,痛打了局长。万般无奈之下,他想到了求助他的母校——东北大学校长张学良将军,好不容易拦截了少帅的汽车,历数参赛志向和自己的短跑成绩,张学良爽快地答应资助他,并送给他一幅“关云长单刀赴会图”。最终,他登上客轮,驶往第十届奥运会主会场——洛杉矶。由于天气原因,轮船被迫停泊在檀香山港,眼看就要开幕了,教练乞求船长启程,帮他们尽快到达,但船长要为旅客的安全负责,没有办法帮他们。后来船终于启航了,但离开幕式只有三天了,中途还要到旧金山停靠!情急之下教练突发奇想,请求船长直接开到洛杉矶,船长说我同意,在一位美国姑娘的热情帮助下,大家都给予了理解,于是轮船径直驶向洛杉矶。抵达港口时,距开幕式只有一个多小时,船长破例让刘长春二人先下船,迅速乘坐专车向主会场开去。但临近会场时又严重堵车,心急如焚的刘长春干脆跃下车,跑步前往会场,终于来到了奥林匹克大会。他和教练两人代表中国第一次走在开幕式的运动员队伍中,刘长春手执国旗,迈着矫健的步伐,展示了中国人的英姿。因近一个月的旅途劳顿和心理压力,次日,100米预赛他竟然只取得了倒数第二名,无缘决赛如期举行。正当刘长春陷入失利的痛苦中时,外国媒体又以100米失利大作文章;国民为了防止事态继续扩大,要求他们申请退出第二天将要举行的200米比赛。刘长春并没有顺从,跟教练解释说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让外国人看看我们并没有被战争打垮!教练被他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他们撤销了退赛的决定。200米比赛开始了,就在发令枪响的一刹那,影片戛然而止,定格在刘长春起跑的姿势上…… 历史告诉我们,要爱我们的祖国,要爱我们的家人。只有国家强盛,才不会让他人欺负,只要有一颗爱国之心,再大困难也难不到为国增光的信心与勇气。
求《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 要结合党校结课作业来写
D |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人参加奥运体育项目的认识。20世纪30年代刘长春一个人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凄惨景象,说明了旧中国的贫穷落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体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参加奥运的情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说明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中国已经成为体育大国,但这并不能说明现在的中国已经参加了所有的奥运体育项目,因为奥运体育项目非常多,而且中国还有许多弱项,如田径、高级别的举重项目。故答案选D。 |
7年前的7月13日,十三亿中国人为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而沸腾的情景犹在眼前;24年前,许海峰在洛杉矶实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的枪声仍然难忘;76年前,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在洛杉矶奥运赛场上的孤独身影依旧能够刺痛中国人的眼睛。
从一人参赛,到13亿人共同参与,76年中国奥运史的沧桑巨变见证了中国从封闭到开放、从抗争到融合、从弱小到强大的历史性跨越,刘长春的儿子、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刘鸿图借用父亲的话来为祖国喝彩:“国运衰则体育衰,国运兴则体育兴!”
一个人的奥运抗争:
“刘长春是参加奥运会的第一名中国运动员,他以代表中国而不是伪满洲国参加奥运会的行动来抗争侵略者,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通过派人参加奥运会来使伪满洲国合法化的图谋,这才是刘长春当年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的真正意义所在。”大连市体育局副局长孙新生这样认为。
刘鸿图说:“父亲1909年出生在日本占领下的大连,年幼的他从小亲眼目睹了殖民统治下家境每况愈下的惨淡。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父亲正在沈阳东北大学就读,这激起了他的报国之志。因而,当日本人宣称刘长春将代表日本人操纵下的伪满洲国参加奥运会时,父亲义正辞严地发表声明:‘……苟余之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则又岂可忘却祖国而为傀儡伪国作马牛耶!’”
刘长春是抱着与日本侵略者抗争的壮烈心态去参加奥运会的,但是祖国的封闭和弱小却使他差一点报国无门。当时的民国以“经费不足”为由,无视民间提出参加奥运会的呼声。依靠张学良捐出的8000银元,刘长春经过长途跋涉,代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出现在1932年的洛杉矶赛场。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比赛,虽然刘长春在100米、200米两项比赛的预赛中即遭淘汰,但他用自己的抗争,很好地契合和形象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的参与精神。
112枚金牌的奥运突破:
参加了两届奥运会的刘长春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摘掉强压在中国人头上的“东亚病夫”帽子,落后的旧中国甚至让这位中国奥运第一人很难维持自己和家人的生计。
新中国成立后,刘长春以体育教师和田径教练的身份重返运动场。19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担任中国奥委会副的刘长春有感而发:“旧中国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处受辱,那时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外国的国旗在奥运会上升起;今天,祖国富强起来了,中华民族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腾飞的日子已经指日可待了!”
年7月29日,距刘长春留憾去世一年之后,距他首次参加奥运会整整52年,在他成为中国奥运第一人的洛杉矶,许海峰获得了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实现了“零的突破”。
可以告慰刘长春的是,不但“东亚病夫”的旧痕迹早被彻底抹掉,而且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比解放前的35岁翻了一番还多,近3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分别增长了6倍以上;而且从第一金开始,中国奥运代表团在6届奥运会上已经夺得了112枚金牌,世界甚至纷纷在猜测,中国是否会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金牌总数第一。
十三亿人的奥运梦想:
76年前,刘长春用参加奥运会宣示中国的不屈;24年前,许海峰用奥运第一金见证中国的兴盛;如今,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目标,将使十三亿东道主成为北京奥运会的真正参与者。
“如果说,刘长春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的政治意义高于体育,那么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就还原为体育,开放、强大的中国用这样的方式展示自己与世界的融合。”沈阳体育学院教授于秀表示。
奥运,不再是一个人的梦想,而成为十三亿人的共同梦想,因而,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刻,偌大的中国成为欢乐的海洋,多少人彻夜无眠;因而,10万个赛会志愿者的名额才会引起100多万人报名角逐;因而,十三亿人身体力行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
于秀说:“2008年中国遭遇了特大冰灾和特大地震灾害,但是正像温总理在北川中学写下的‘多难兴邦’,中国的强大步伐会一如既往地坚定,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而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将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中国更加开放的形象。”
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雅典奥运会火炬接力项目负责人戴恩·佩奇认为这一主题没有单独强调中国,而是表现了世界融合的概念。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信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和民族的人们相聚在一起,奥运村就是小小的地球村。以奥运为媒,十三亿中国人敞开胸怀拥抱世界,正如何振梁在7年前申奥陈述时所说,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必将创造历史。
中国的奥运年,总会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观看了**《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该片是取材于中国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经历的故事片,看后震撼人心。难怪国际奥委会罗格也欣然为影片题写了英文片名“the one man olymaics”。
**以惊险样式再现了1932年,拍摄的困难程度不亚于武打片,东北短跑名将刘长春拒绝代表日本扶植的满洲国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含泪告别妻儿,躲避关东军的一路追杀逃到北京,找到东北大学校长张学良,决意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张学良将军资助他8000千大洋购买船票,经过海上漂泊23天,克服层层险阻,他单刀赴会,代表四亿中国人站在奥运跑道上,“中国人来了!”
故事很简单,就是通过刘长春一个人去参加奥运会,向世人表达了一个民族不甘落后不甘屈辱追赶世界的意志。如果用六个字来概括,就是感性、感动、感人。
感性的主题,以和平参与的方式巧妙的化解战争和仇恨。因为当时的外界条件,中国的东北被日本侵略,众所周知的原因,很多时候我们在看到这部分主题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强烈的爱国心和敌对情绪。而影片巧妙的化解了战争,没有引发更多的仇恨。将重心转移到了刘长春赴奥运的本身上,让观众感受到了这种爱国和参与奥运会的积极性。
感动的故事,以众人从反对到支持表现对奥运会的期盼。影片每一个环节的设制,都是为了表现出刘长春一定要去参加奥运会的决心,从父亲一开始对儿子的不理解,到看到日本汉奸追到家里的真正本质,勇敢的对儿子说出了最真挚最感人的话;从同学关戎波的无辜牺牲,感到到了一个民族在落后状态下被人屈辱的无耐;从姚可秀抗议的被打和误解,促使刘长春一定要代表中国去参加奥运会的决心;从妻子姜秀珍从等待到支持的感人场面,刘长春感受到了最无穷的动力。
当然,这些身边的人,从开始的不支持到最终的改变观念,都表现出了国人对奥运会的期盼,对和平的期盼,对中国强大的期盼。
感人的场景,以海上漂泊的艰苦条件来表现优秀的品质。影片的画片很美,尤其是船上刘长春的深夜训练,以及和美国人的打赌,都看到了一个热血青年为了国家的荣耀而战的决心,尤其是主题曲由成龙主唱,而影片中大量的音乐用国际元素,也时而出现中国的传统音乐元素,让人更加感受到影片没有局限于中国,而是更加国际化。
导演侯咏是很多名导的御用摄影,用独特的眼光诠释出《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内涵,尤其是一些细节的处理,比较喜欢。同样他也透露,之前的剧本是讲述刘长春的事迹感动了奥运志愿者美国姑娘索菲,他们相互约定待中国举办奥运会,索菲来中国志愿服务,然而69年的等待,中国人终于赢得举办权,索菲不顾年事已高,沿着刘长春当年单刀赴会的路线,来中国赴约,遗憾的是没能见到刘长春,她却看到了繁荣昌盛的中国……很人点泰坦尼克的感觉,但这个剧本后被彻底否定,改成了现如今以刘长春为第一人称的状态。
同样,影片因为很主旋律,所以最终还是没有拘泥于很多的条条框框内,没有放得开,也影响到了影片的整体效果。
在日本访问时指出:“奥运会时隔20年第三次在亚洲举行,北京奥运会不仅属于中国人民,也属于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亚洲人民,属于世界各国人民。”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从国际奥委会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主办权授予北京的那一刻起,世界便期待着中国的精彩回答;当取自希腊奥林匹亚的圣火在北京点燃,中国成为人类传递共同理想的新一站。人们可以将此看作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光荣,看作再圆奥林匹克梦想的亚洲人民的期待,同时更应当看作奥林匹克大家庭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明证。
奥林匹克运动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世界上没有哪项活动能像奥运会这样,让参与者抛除歧见,为了共同的目标汇聚在同一个跑道上;没有哪个盛事能如奥运会这样,让人们不分性别、国籍、民族、信仰,为了共同的梦想在同一座平台交流对话。对于人类而言,奥林匹克是一种倡导“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精神,更是一种追求“和平、友谊、进步”的共同理想。这就是为什么国际奥委会的成员比联合国成员还多;也是为什么奥运会能如此广泛地点燃世界各国人民的。
为人类创造一个寻求和平、友谊的载体,这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光荣所在;为世界搭建一个对话、交流的平台,这是奥运会主办者的职责所在。经过了20年的等待,奥运会再次来到了世界的东方,来到了一个占世界1/4人口的国家。“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之所以将主题确定为此,正是因为中国深深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认同人类追求美好未来的崇高价值,渴望在进一步开放中更好地融入世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7年来,中国为举办北京奥运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共同理想,都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是中国的承诺,更是世界的期盼。北京奥组委不断充实的外籍专家队伍,积极参加服务奥运的外国志愿者,火炬传递中赤脚追随圣火的坦桑尼亚孩子们,踊跃报名来华报道北京奥运会的各国记者……这一切,让人们再次看到奥林匹克理想凝聚人心的力量,看到奥林匹克精神超越一切的魅力,充分说明北京奥运会不仅属于中国人民,更属于世界各国人民。
相信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将更充分地展现世界人民的团结和友谊,展示人类卓越的精神和品质,为奥林匹克运动增添更多的荣耀,为人类和平发展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