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说举办奥运会会赚钱?

2.中国的跑步类赛事的冠名费大概都是多少

3.中国这次举办的奥运会最大的收益是什么?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体育赛事收入与成本的关系_体育赛事收入与成本

F1是世界上花销最大的体育运动,相信很多人早有所闻。赛车的设计和制作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而且赛车上的每个部件不能简单地以价格来衡量。从财务的角度要求,每一个赛车部件必须有一个基本价格,不过这个价格只能组装出一部可以开动的赛车,如果再加上科研费、设计费、风洞实验费(甚至风洞实验室的造价)、公开和私下试车费、车队管理成本等等的话,就组成了F1车队运营的真实成本,那么一辆F1赛车比赛真实成本到底是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揭秘。

据统计,一部可以参赛的F1赛车价格在98万欧元左右。这个价格只是组装出一部可以开动的赛车,如果让一部价值约98万欧元的F1赛车跑一年的赛事,还需要有大量的配件。

全年参赛总费用是,请你调整好呼吸——884万美元。这些数字还是F1赛车的基本费用,如果再加上科研费、设计费、风洞实验费(甚至风洞实验室的造价)、公开和私下试车费,上述数字至少翻一倍。

而新的数字统计中还不含车损,每次事故都要大幅度提高上百万欧元的消耗。此外,如果真将F1赛车放在赛道上,还得别忘了先在国际汽联交3680万欧元的押金,嗯,确实是土豪的运动。

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F1车队因财政状况退出F1赛场,车队的研究开发与运营的资金管理越发重要,预算和表现是相辅相成的,财务上的差距在赛车表现上显而易见,资金最雄厚的赛车跑在前面,运作资金少的则垫后,中等车队总是在此之间摇摆,下面我们就通过F1官方统计数据,看下这些车队的运营情况。

法拉利车队

收入明细

1亿6千万英镑:赞助商,含菲亚特/法拉利

2千万英镑:客户

8千万英镑:2012年FOM分成

说到F1车队,相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法拉利车队,很多车迷也正是由于看法拉利的F1赛车认识法拉利这个品牌,所以它的名气应该是最大的一个。

无可厚非的是,法拉利车队也是各个车队中运营开支最大的一个车队。从给出的数据看来,法拉利的盈利状况非常的不错,毕竟法拉利这三个字就是一个活招牌,很多客户还是非常愿意在这里投广告的。而且,法拉利引擎还提供给另外的两支车队,这进一步让成本削减了,8千万英镑的FOM分成,指的是F1管理收益,又名“伯尼的钱”——会在12个月之后付给符合条件的车队,它涵盖了一个车队整个赛季的收益,这个也是车队很重要的收入之一。

迈凯伦车队

收入明细

1亿2千万英镑:赞助商

6千万英镑:2012年FOM分成

一级方程式通常都是装备的竞赛,能拿到高额赞助协议的车队就能在装备上花更多钱。像引擎的开发,试车等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银子,去年10支车队在此方面的总开销更是达到了3亿8千万美元。

像迈凯轮这种自身没有研发引擎的车队,需要向梅赛德斯购买,花费也是不少的,不过其为有竞争关系的小车队印度力量和马鲁西亚提供客户支持,同时与集团共享设施则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因此迈凯轮盈利状况还是可观的,所以说并不是成绩好的就能获得好的收益,还要看车队各方面的运营情况。

红牛车队

收入明细

1亿1千万英镑:红牛

6千万英镑:赞助商

7千万英镑:2012年FOM分成

红牛的F1运作是由两个相互交织的公司组成的,红牛科技——按照红牛车队的要求生产赛车和配件,及比赛车队管理公司。英菲尼迪赞助带来的赞助将抵销(雷诺)引擎费用的增长。

除此之外,车队冠军奖金从2013年起将带来5千万英镑的收入,尽管会延迟12个月,但是这些钱可以让红牛车队减少母公司的支持,增加品牌的曝光率,红牛这几个赛季的成功预示着赞助商们在未来的赛季将掏得更多。

梅赛德斯车队

收入明细

5千万英镑:戴姆勒

6千万英镑:赞助商

4千万英镑:2012年FOM分成

梅赛德斯车队在最近一两年取得长足进步,与其他车队拉开了巨大差距,虽然官方没有给出最新的数据统计,不过我们通过之前的数据能够看出,梅赛德斯其实在运营方面偏向头重脚轻,梅赛德斯GP(比赛运营)和高性能引擎公司都为梅赛德斯车队服务,这两家公司密集的人员成本是梅赛德斯增加预算的原因之一。

路特斯车队

收入明细

3千万英镑:基尼资本

4千5百万英镑:赞助商

4千5百万英镑:2012年FOM分成

说起这个品牌,让人深表遗憾,无论其在中国的生存状况,还是在赖以生存的F1都不大乐观,在大车队和独立车队中间漂泊着,使其管理费用在成本中的比例和大车队一样,但赞助收入却一般般,而且还没有车队冠军奖金的保障。

虽然不幸,但我们能看到他们在车队战绩排行榜能排到第六的位置,此外,基尼资本带来3千万英镑,而FOM给这支没有车队冠军奖金的车队的分成可以带来4千5百万英镑。这无疑是对F1商业模式的一种控诉,一支在车队和车手榜上都具有竞争力的车队还需要股东才能留在场上。

索伯车队

收入明细

4千万英镑:赞助商

3千5百万英镑:2012FOM分成

像莲花一样,索伯也在中游徘徊,不过它有由宝马时期传下来的达到制造商标准的基础建设,然后再加上独立的预算收入。和其他车队不同,车队苦于结算账单的时候用的是瑞士法郎——全球最强势的货币之一,以至于被人为地与欧元挂钩,但是F1的习惯是用美元统计的。

这种差距,再加上过度依赖墨西哥赞助商,是其财务困境的根源。

印度力量车队

收入明细

3千万英镑:集团公司

1千万英镑:赞助商

3千5百万英镑:2012年FOM分成

尽管和索伯的头条数相同,印度力量的商业模型却非常的不同,从乔丹/米德兰/世爵的管理下一路走来,两位印度亿万富翁各持有车队的42.5%,剩下的小部分属于荷兰股东。

印度力量的大部分支持来自于集团公司,马尔雅的酒业集团和撒哈拉集团提供了1亿英镑预算中的30%,而赞助商/FOM又提供了45%。积分榜的表现也很证明这支车队正在走上坡路。

威廉姆斯车队

收入明细

3千万英镑:委内瑞拉国营石油公司

2千8百万英镑:赞助商

3千2百万英镑:2012年FOM分成

和其他车队不同,威廉姆斯车队有个特殊的商业模型,它是F1唯一上市的车队。百分之五十是由车队创始人Frank Williams持有,工程合伙人Patrick Head有9%,Toto Wolff掌握了15%,员工信托占3.5%,还有20%是由公众持有的。

在2015年的表现中,威廉姆斯从和印度力量还有索伯三队的混战中脱颖而出,也缘于其拿到了和梅赛德斯的引擎合同,并且它有很强的品牌和一流的设施,所以它能牢牢占据车队前三甲的位置。

通过上述车队的经营状况,我们知道F1确实是一项烧钱的顶级赛车运动。

为什么说举办奥运会会赚钱?

体育市场的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一、直接成本。购买体育器材的成本、举办体育赛事的组织成本、场地的建设或租用或购买成本都是需要在进入体育市场之前就准备好的,除此以外,如果打算招聘员工的话,还会产生人工成本。

二、间接成本。体育器材的毁损、场地及器材的维修、保障等给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都是间接成本,其次还有随着时间的推延,还会产生折旧成本,报废成本等营业外支出。不容忽视的还有维护成本,毕竟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维持场地正常使用功能,会产生一些维修费用。

中国的跑步类赛事的冠名费大概都是多少

举办奥运会会赚钱是因为从年洛杉矶奥运开始,不少国家凭借成功的商业运作模式,使奥运会实现盈利。主要有以下赚钱渠道:

1、转播权销售收入?

出售转播权是奥运会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在2004年悉尼奥运会以前,转播权收入的60%分配给国际奥委会。为了使更多经费用于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収展,国际奥委会决定2004年后只收取转播权收入的49%,加之不断上涨的转播权售价,奥运会主办国分得的实际数额呈增加趋势。?

2、商业赞助收入?

自1985年起,国际奥委会将赞助商分为三大类,并将每类授予相应范围的经营权。其中包括:

(1)TOP赞助商。1985年国际奥委会与瑞士国际体育和休闲集团签订TOP赞助商,赞助底价为400万美元,参与合作包括可口可乐等全球35家企业。?

(2)官斱赞助商。每届奥组委可以在本国征集官斱赞助商,收入同样需在国际奥委会与奥组委之间进行分配。?

(3)官斱供应商。奥组委可以征集官斱供应商,允许其产品使用奥林匹兊标识,主要用于通讯设备、装饰品、衣帽服饰领域,商家需将其产品营业额的10-15%上交奥组委。?

3、衍生品收入?

自1920年安特卫昔奥运会首次发行纪念邮票、1951年赫尔辛基奥运会首次发行奥运纪念币以来,历届奥运会都发行奥林匹克纪念币和纪念邮票等周边产品,衍生品逐渐成为奥运会主办国稳定的收入来源。除了邮票和纪念币等主流收藏品之外,一些另类衍生品同样受到收藏者的追捧,例如奥运主题**、奥运手机等。?

4、门票收入?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共售出约800万张门票,实现门票收入4.25亿美元,占总收入的25%。2000年悉尼奥运会门票收入高达6.17亿美元,占总收入的21.78%。

5、建筑投资收入?

国际化赛事对举办城市的建设要求较高,促进了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经济增长。例如1988年汉城奥运会前,迚行了扩建机场、整修公路、治理汉江、防止公害等工程,以奥运为契机跨入到新关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投资总额达到当年西班牙的GDP总量的5%;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重点建设了包括奥森公园、首都机场、北京南站在内的142个项目,迅速提升了城市建设管理和生态环境水平。?

6、旅游产业及相关交通、餐饮收入?

据澳大利亚旅游局统计,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海外游客增加了50万人,新增加的旅游产业为澳大利亚带来了42.7亿美元的收入。?

7、文化传媒收入?

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组织了超过25000艺术家与12000项表演的“伦敦2012文化节”,在全英范围内约2000万人参与,其中有300万人参与了付费活动。

中国这次举办的奥运会最大的收益是什么?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不少人说,如果推选当下国内最神奇的赛事,一定是非马拉松赛莫属了,似乎突然之间,这个以往少人问津的赛事已经火遍了大江南北。就在今天一天,全国就有上海国际马拉松、西昌邛海湿地马拉松、武夷山马拉松、酒泉戈壁超级马拉松四个全马赛事以及北京鸟巢半马、湖南昭山两个半程马拉松赛事。

马拉松成为全民热捧的运动方式,数十个城市马拉松赛事集体“上马”,其背后是哪些因素在驱动?

上午10点40分,在经历了三个半小时以上的长跑后,北京小伙方丹冲过了位于上海体育馆的上海马拉松比赛的重点,也创造了他自己今年的个人最好成绩。今天,在全国和他同时开跑的还有7万人。作为近几年来最热门的比赛项目,今天一天,全国有6场马拉松赛事同时举行。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闵捷介绍,由于容易参与,限制较少,近几年来国内的马拉松赛事呈现爆发式增长。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共举办33项马拉松赛事,2013年则攀升到39项,参赛人数超过了75万人,2014年,全国举办的马拉松赛事已经接近50场。

闵捷说,各城市的马拉松实际上就是长跑运动,大部分赛事有半程的,有十公里的,还有五公里的,“只要是参加过一些体育锻炼的,或者经常参加长跑的,都是能坚持下来的,对于参加这样一个运动,大部分的人身体的感受和心理感受来讲都是有益处的。”

对于普通跑友来说,参加马拉松赛事意味着一种可以坚持的锻炼方式,或者是一种扩宽自己社交圈子的生活方式。而对于举办马拉松的城市来说,则意味着可观的旅游者和经济增长。有统计显示,一场上万人参加的马拉松赛事所需成本大概在1千万左右,仅凭门票和商业赞助就可以稳稳收回成本,同时还能大幅拉动城市旅游,住宿,餐饮等行业增长。数据显示,仅厦门马拉松赛事,从2003年举办到2012年十年间,厦门马拉松就为厦门带来了超过10.72亿元的直接营业收入。小方说,一名马拉松爱好者,一年的花费至少上万,从这样来算,已经基本可以算出数十万跑步爱好者带来的客观效益。

除了报名费和冠名费,马拉松赛事所营造的城市名片更加值钱。闵捷介绍,冠名权就是在前期推广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比较知名的品牌了。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有个数字,北马品牌大概值2.5亿,今年光冠名权大概就是3千万人民币。

除此之外,马拉松所带来的体育产业的增长也十分可观,其中跑步装备,训练课程都成为社会资本热切投资的蓝海。跑步行业从业人员坦言,参与者众,意味着未来马拉松市场将更为可观:“篮球比赛,它的场上是十个人在打,那么可能是上万人在观看。但是一场马拉松,这个是几万人在同时参与,这样的一种积极效益和经济形式,它和其他的比赛是不一样的,所以我想这也是更多的体育赛事公司,进入跑步行业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业内预计,2015年全国马拉松赛事将实现200%的增长。未来中国跑步市场规模可以达到300亿元。专家建议,各地举办马拉松赛事还应该规避同质化,在保证赛事品质的同时,特色路线值得提倡。

奥运会的经济影响是一种需求冲击,不过,这种冲击是短暂的,尤其会在奥运会举行期间集中爆发,形成需求的“峰聚效应”。

奥运经济影响主要是通过收入与支出、投入与产出实现的。举办奥运会的支出就是对举办城市的经济投入。

根据中国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测算得出,北京奥运会每年为我国GDP增长贡献0.3%-0.5%经过100年发展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出于和平目的规模最大的活动,奥运会已经具有全球性、持续性、综合性、超大型化、文化内涵高、筹办时间长、投资巨大、参与人员众多和竞赛水平高等特点。它已成为一项具有巨大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综合效应的令人瞩目的活动,受到世界各国和人民、舆论及商业集团广泛的关注。奥运会的影响已经超过了现今任何一项其他社会文化活动。

从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角度看,奥运会的经济影响是一种需求冲击,即奥运会引发对基础设施投资、旅游出口、电视音像出口、商业贸易等需求的变化,通过直接效应和乘数效应影响主办地的产出、收入和就业水平。不过,这种冲击是短暂的,尤其是会在奥运会举行期间集中爆发,形成需求的“峰聚效应”。

奥运经济影响主要是通过收入与支出、投入与产出实现的。举办奥运会的支出就是对举办城市的经济投入。奥运会对举办城市产生经济影响的大小与对奥运会进行的投资大小关系密切,在边际成本内,投入越大,产生的经济影响越大。

在通过对成本和收入预算体系分析得出:如果支出不包括基础设施方面的花费,则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而如将举办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花费计入举办奥运会的花费,奥运获得的经济收益就会降低,甚至出现亏损,此时奥运带来的经济收益比人们通常预计的要小。

分析奥运会的收入来源、比例、支出去向得出,国际奥委会对举办城市的资助是按一定比例进行的,而组委会自身的收入具有很大的弹性,因此从组委会的管理及效率入手即可增加收入。

从举办奥运会获得的收入来源将举办奥运会的模式分为:投资为主的模式;完全依靠市场营销收入的模式;依靠市场营销为主,投资为辅的模式。根据洛杉矶奥运会、蒙特利尔奥运会和巴塞罗那奥运会等工程支出多少,借鉴北京在举办2008年奥运会在增加收入、减少支出、扩大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以避免更多的问题。

探讨奥运会的经济影响机制显示,奥运会首先作用于主办地的支出、形象和技术,然后通过经济系统中的互动机制最终体现为产出、收入、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变化。根据对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经济影响研究表明,奥运会经营盈利、净经济效益为正;奥运会经济影响的绝对数值较大;奥运会经济影响的强度数值不大;奥运会受益产业比较集中;奥运会促进主办城市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奥运会经济影响效果存在着差异性。

笔者根据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届奥运会的入境旅游效应显示,奥运会的入境旅游效应比较明显,相比之下国内旅游并不突出;奥运会旅游活动主要基准在主办城市和地区,区域扩散效果不突出,从数值上看奥运会旅游效应的强度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大;但奥运会对主办地形象具有比较好的改善效果;对奥运会旅游和经济影响的预测应该保持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奥运会对举办城市产生的经济影响包括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正面影响中,直接影响包括促进举办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就业增长,相关产业发展,投资环境改善等;间接影响包括提高人力资本,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负面影响指体育设施闲置,城市非受益人群生活受损,社会额外支出增多等方面。

二、奥运经济使京津冀区域经济增长比例达1.23%,为我国创造210万个就业机会

奥运会对京津冀区域增长的途径表现在经济聚集效应的影响。经分析得出,北京奥运经济所产生的规模经济的作用,表现在对京津冀区域出口的扩张带来经济的聚集,新的企业和劳动力将被吸引到这个区域。这将致使区域经济的成本降低,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随着集聚效应的增大,京津冀区域的经济成本转而回升,从而又产生经济活动向其他地区转移的“扩散效应”。

从这个角度分析北京奥运经济的动态性区域经济影响得出,主办城市北京由于举办奥运会产生“溢出”性的需求效应,北京由于经济和社会成本的上升,从而向河北、天津地区扩散经济、旅游和交通活动,经济会因此增长1.23%。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财政局统计的2000年悉尼奥运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显示,主办奥运会对劳动力有很大的需求。结合中国的情况,目前的多数失业属结构性失业而不是周期性失业,根据北京对奥运经济体系中供给方面的因素,以及奥运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弹性考虑,在面对奥运会积极的短期需求冲击时,就业数量的提高程度会更大,至2008年为止,奥运经济为中国累计提供210万个就业岗位。这210万个就业机会一是通过奥运需工程建设以及在奥运会之后永久使用需要专人管理、运行等所带来的就业;二是通过举办奥运会极大地改善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能为城市吸引更多的新投资以及旅游,这些投资和旅游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三是通过举办奥运会使参与奥运会工作的北京市民为举办奥运会需要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从而提高人力资本,增强了竞争力,从而增加了就业机会。

三、北京奥运会为中国经济增长0.3%-0.5%,为北京经济增长2%

根据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报告的财政预算,北京奥组委预算支出16.09亿美元,预算收入为16.25亿美元,盈利0.16亿美元,非组委会预算中,没有奥运会也将发生的非组委会支出项目包括环境保护、公路铁路交通和机场建设费用,合计123.85亿美元;而因奥运会而发生的非组委会支出项目包括体育场馆和奥运村,合计18.71亿美元;非组委会预算支出(城市、地区或国家以及私人投资)总计为142.56亿美元。这样,奥运会相关总支出为158.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12亿元人民币。

最近,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指出,仅北京市的奥运投资就达2800亿元,其中64%用于基础建设。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则预期北京奥运经济在未来7年里北京投资和消费市场的总需求将超过30000亿元人民币。

奥运带来的经济冲击(投资、消费、出口、债务等)能够创造更多的劳动力和产出需求,从而促进国内就业和国民收入在数量上(而不是长期增长率)的增加。

根据中国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测算得出,北京奥运会每年为我国GDP增长贡献0.3%-0.5%。由于尚缺少对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实证检验,还不能断定北京奥运会促进经济增长的期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