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运常识

2.历届奥运马拉松冠军?急求!

3.奥运会规则是否允许田径运动员赤脚参赛?

4.马拉松跑步的感人故事

5.非洲哪些国家在奥运会上得过金牌?

1960年奥运会马拉松冠军_1968奥运会马拉松

①贝基拉出生在埃塞俄比亚的一个贫苦的家庭,很小的时候,他就渴望成为一名驰聘赛场的长跑健将。他时常站在训练场边,羡慕地看着运动员们训练。但极度贫寒的家境,让他自卑得有些差愧——他不仅拿不出训练费,连最便宜的普通跑鞋也买不起。

②那天,贝基拉不知不觉地又走到训练场边,望着跑道上那些奔跑的身影,他既羡慕又难过,心头奔跑的热望亮起来,又暗淡下去。2jE全方位课堂

③一位跨栏教练员听了贝基拉的倾诉,将他带到一组很矮的栏杆前,让他一路跑过去,他轻松地跨越一个个栏杆;教练员又指了指那组已升高到足有1.5米的栏杆前让他再试一试。他努力了好几次,也没能跨过去。2jE全方位课堂

④这时,教练员平静地告诉他:“孩子,你刚才所说的那些困难,就像眼前的这一道道栏杆,它们会横在每个人的面前,那些你现在跨不过去的栏杆,可以在一次次的失败后,最终跨越它们,你还可以踢翻它们,也可以绕过它们,你只需盯准你向往的前方,只管努力地向前奔跑,相信没有什么可以拦住你的梦想。”2jE全方位课堂

⑤教练员的一席话重新点燃了贝基拉的希望,从此,买不起跑鞋的贝基拉开始了他坚定而执著的赤脚奔跑训练,广袤的原野、泥泞的山路、坚硬的戈壁滩上……随处可见他奔跑的身影,他已练出了一双铁脚板。数年后,他成了埃塞俄比亚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

⑥1960年罗马奥运会马拉松赛场上,贝基拉一出现,便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他是唯一赤脚的运动员。在数万名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贝基拉为他的祖国赢得了一块沉甸甸的金牌。

⑦距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开幕还有二十多天,贝基拉动了一次手术,很多人以为他会放弃比赛。然而,三十二岁的他不仅出现在马拉松赛场上,而且再夺金牌,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蝉联这个项目冠军的选手,也成为埃塞俄比亚的民族英雄。2jE全方位课堂

⑧面对蜂拥而至的记者,贝基拉激动地感慨道:“一切都很简单,只要站在跑道上,就没有什么障碍可以拦住奔跑的雄心,就只管向前,再向前,一路向前地奔赴梦想的终点。”

⑨没错,大千世界中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都可能会横着一些诸如清贫、疾病、磨难之类的障碍,只要不失去向前奔跑的雄心,就能勇敢地跨越它们,踢翻它们,绕过它们,就会抵达梦想的前方。

8、第一段划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1分)错别字 改正

9.品读选文,题目“只管向前奔跑”换成“金牌”好不好?为什么?(2分)

答: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对表现贝基拉有何作用?(2分) 三十二岁的他不仅出现在马拉松赛场上,而且再夺金牌,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蝉联这个项目冠军的选手。2jE全方位课堂

答:

l l.第②段中“他既羡慕又难过”,他羡慕什么?为什么难过?(2分)2jE全方位课堂

答: 12.选文最后一段有何作用?(2分)2jE全方位课堂

答: 13.贝基拉成功了,你认为他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2分)2jE全方位课堂

答: 14.品味选文,谈谈你对人生有何感悟。(3分)答:

答案8.聘 骋 (1分)

9.不好。(1分)“只管向前奔跑”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体现了文章的中心,”金牌“则没有这种效果(意近即可)2jE全方位课堂

L0。“三十二岁”“不仅”表现他作为运动员年纪偏大,但面对困难,勇于挑战。“弟一个蝉联”说明他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强调了贝基拉面对困难,勇敢跨越,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功。2jE全方位课堂

11.他羡慕那些运动员能有机会参加训练(1分)又为自己拿不出训练费,买不起跑鞋不能参加训练,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而难过。(意近即可)(1分)2jE全方位课堂

12.总结全文,点明并深化中心。(意近即可) (2分)2jE全方位课堂

13.一是靠自己勇敢,不放弃梦想而努力训练。二是遇到一个给他希望和鼓励的教练。(意近即可) (2分)2jE全方位课堂

14.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3分)2jE全方位课堂

奥运常识

美国奥运英雄:威尔玛·鲁道夫

尽管威尔玛·鲁道夫(WilmaRudolph)因小儿麻痹症而致残,但是这个小时候患肺炎、小儿麻痹,一只脚需要靠铁架矫正鞋走路的小女孩,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的田径赛事中仍夺得3枚金牌。这个奥运性人物出生于1940年6月23日,是美国田纳西州一个铁路工人家庭的孩子。小时候因为肺炎和腥红热,引发高烧造成小儿麻痹,使得她的左腿萎缩无法走路,必须靠着铁架矫正鞋才能勉强行走。11岁之前,她不能走路,穿上铁鞋才能勉强跟着别人走路。11岁那一年,她第一次把铁鞋脱掉,打赤脚跟着她的哥哥们打篮球玩耍。到了12岁,她已经完全摆脱铁鞋。

脱掉铁鞋之后,她的运动天分逐渐发展开来,才4年的时间,在16岁那一年,入选美国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短跑代表队,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她在个人项目200米未能进入决赛,但是她是美国女子4×100米接力队成员,为美国队夺得了铜牌。她获得田纳西州州立大动奖学金,进入大学就读并且再度受训,顺利入选美国罗马奥运会代表队,共获得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3项比赛金牌,都是以极大差距领先对手。因为她的跑步姿态轻盈美妙,步伐协调,被意大利人誉为“黑羚羊”。1962年她退出田径比赛,开始教师生涯和教练职业,在20世纪80年代成立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用于培养年轻运动员。1994年11月12日,这位“黑羚羊”因脑癌病逝,享年54岁。1983年,她入选美国奥运名人堂,1993年被授予美国体育奖。

2004年7月14日,美国邮政为她发行一枚纪念邮票。这枚邮票面值为0.23美元,一版20枚,发行量为1亿枚,这是美国邮政的《杰出美国人物》系列邮票2004年版邮票,也是这个系列的第5枚邮票。

黑羚羊”魏玛?鲁道夫

魏玛?鲁道夫是一个顽强奋斗、战胜命运的美国女子田径运动员。她1940年6月23日出生在美国田纳西州一个贫苦的黑人家庭,她在刚学会走路的时候染上两次肺炎和一次猩红热之后就卧床不起了,差点丧命,4岁时又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拐,必须要靠支架来支撑。鲁道夫的毅力相当惊人,在家人的帮助下,她经过7年的艰苦努力,通过康复训练和家人的已经恢复到可以正常走路了,11岁那年,她第一次把支架脱掉,打赤脚跟着哥哥们打篮球。后来他开始天天练习跑步,一瘸一拐的左腿居然在锻炼中得到了矫正,身体也因为参加运动而强壮。到了12岁,她已经完全摆脱支架。在1956年第16届墨尔本奥运会的时候,她出现在奥运赛场上,获得了一枚铜牌,那时她才16岁。在4年之后的1960年第17届罗马奥运会上,鲁道夫一口气夺得了100米、200米和4x100米接力3枚金牌,震惊了全世界,被人们称为“黑羚羊”,她既成为了1960年世界最佳运动员,又当选了“奥林匹克**”。“黑羚羊”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能使人战胜一切困难,只要努力就有成功。

马拉松选手巴尔蒂尼——从奶牛场跑出的奥运冠军

有人否认,雅典是一个创造神话的圣地。但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在本届奥运会最后一项引人关注的压轴戏男子马拉松比赛中,第一个跑进第一届奥运会开幕式场地、雅典帕纳西奈科体育场并第一个冲过终点夺冠的,不是来自肯尼亚的男子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者特加特和在这个项目强大的非洲选手,而是许多人并不熟悉的意大利的斯特法诺·巴尔蒂尼。

然而,了解田径的人都知道,巴尔蒂尼并非“外星人”,而是一位在近几年非洲选手基本垄断世界长跑及马拉松比赛的潮流下,惟一一位能不停地在世锦赛和世界几大著名马拉松赛上与之抗衡并取得好成绩的白人马拉松选手。因此,赛前意大利人就已经把这枚宝贵的金牌“偷偷地”计在自己的账下。

生于意大利布斯特诺沃一个奶牛场的巴尔蒂尼拥有非常好的马拉松天赋和成绩,在他的带领下,意大利人在男子马拉松项目上,成绩仅次于非洲强国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

巴尔蒂尼的马拉松生涯是从1995年10月的意大利比赛开始的,当时他以2小时11分01秒的成绩获得了第11名,一年后他便在帕尔马举行的世界半程马拉松赛上赢得了冠军。但他取得重大突破是在19年的著名英国伦敦马拉松赛上,他不仅以2小时07分57秒的成绩创造了他的第一个意大利全国纪录,而且还排在葡萄牙的平托之后获得亚军,让赛事的组织者惊奇不已。

继1998年获得了欧洲田径锦标拉松冠军后,巴尔蒂尼又先后在2001年加拿大埃德蒙顿和2003年法国巴黎田径世锦赛上两次获得该项的铜牌。对巴尔蒂尼来说,今年的雅典奥运会是他运动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4年前的悉尼奥运会上,他因臂肌受伤而不得不放弃了那次赢得奖牌的机会。那段痛苦的经历至今让巴尔蒂尼难忘,但却使他变得更坚强。

巴尔蒂尼和教练每年冬天都要到纳米比亚的高原训练,而每次从高原下来他的成绩都很好。今年的雅典奥运会马拉松比赛是在公元前490年希腊英雄菲利比德斯跑到雅典报告胜利喜讯的原马拉松线路上进行,丘陵和小山很多,加上8月的雅典气温炎热,对运动员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巴尔蒂尼为此做了充分的心理和其他方面的准备。果然,巴尔蒂尼在比赛进行到第35公里时开始赶超领先的巴西选手利马,最终不负众望,继汉城奥运会博尔丁之后,巴尔蒂尼成为第2位赢得这枚奥运会金牌的意大利人。

当巴尔蒂尼头戴橄榄枝花环站在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冠军领奖台上,在全世界数十亿观众的注目下接受国际奥委会罗格授予的金牌时,他成了意大利的英雄。

菲尔普斯:

1.菲尔普斯来自一个婚姻破裂的家庭,他的爸爸是一名警察,母亲是一名教师,父母在他七岁的时候离异。菲尔普斯的姐姐Whitney也是一名游泳运动员,Whitney曾写道:泳池就是争吵的避难所。

2.10岁那年,菲尔普斯出席了1996年奥运会预选赛,支持姐姐冲击奥运资格,Whitney获得女子200米蝶泳决赛第六名没能入选美国代表队,在观众席上的家人流下眼泪。姐姐Whitney的游泳生涯因四节椎间盘脱位而提前结束。

3.2004年12月,菲尔普斯因醉酒驾车被判观察18个月。观察期内菲尔普斯必须戒酒及非法毒品,并参加反醉驾母亲协会(Mothers Against Drunk Driving)组织的受害者会议。

4.澳大利亚名将索普(Ian Thorpe)曾表示,他不相信有人能在一届奥运会上拿到八块金牌,菲尔普斯暗暗记下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动力。他还把队友克罗克(Ian Crocker)的大海报贴在床头激励自己,克罗克曾在03年世锦赛上战胜菲尔普斯。

5.赛前,菲尔普斯喜欢听hip hop和说唱音乐来帮助自己集中精神,他最喜欢的歌手是美国饶舌歌手阳极(Young Jeezy)。

德国33岁体操选手为救重病儿征战五届奥运:

丘索维金娜的体操生涯,可以说成绩显赫。1991年的美国世锦赛,她获得了个人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她作为独联体代表团的一员,夺得了女子体操团体比赛的金牌。国际体操联合会中,有三个动作以她的名字命名。

1996年,丘索维金娜功成身退组建了家庭,儿子阿里什也在3年之后出生了。一家三口的生活,看起来如此的平静而快乐。然而造物弄人,2002年,这个幸福的家庭遭遇了晴天霹雳——在一次突然的呕血之后,阿里什被确诊患上了白血病。

由于白血病的治疗费用昂贵,并不富裕的丘索维金娜和丈夫卖掉了房子和汽车,但高昂的医疗费依然压得这个不幸的家庭喘不过气。她坚强地选择了复出参赛,通过获取奖金来挽救孩子。2002年釜山亚运会,丘索维金娜以27岁的高龄复出参赛,一举夺得跳马和自由体操的金牌,震惊世界。

釜山亚运会上的惊艳,为丘索维金娜迎来了生命中的另一个转机——德国体育部门向她抛出了橄榄枝。由于德国科隆医院的白血病化疗很有效果,丘索维金娜举家来到了德国。

2002年全家到德国之后,丘索维金娜依旧日以继夜地努力训练。“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丘索维金娜动情地回忆道,“如果我不参加比赛,阿里什就活不了,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我根本没得选择。”训练是为了参赛,参赛是为了赚取奖金。只要有参赛机会,丘索维金娜总会把四个项目全都报上。当别的小选手在场上专攻单项时,这位妈妈级的运动员却不得不逼着自己向全能型发展。

不敢病,不敢伤,不敢退,在2002年至2005年的三年间,丘索维金娜总是时刻记着这三点。她凭着坚强的毅力,最终挺了过来。

平凡却伟大的母爱,另人感彻肺腑;而丘索维金娜不怕挫折,勇于克服一切困难的进取精神更引人深思。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像她一样,遇到人生的逆潮,坚持下去,终会成功。

伊拉克的女英雄:达娜·阿卜杜勒拉扎克

8月16日11点,鸟巢,女子100米短跑预赛。当法国和美国等运动员纷纷撞线后,一名身着白色运动服的女孩在她们身后10米远的地方依然奋力追赶。她就是伊拉克参加本届奥运会的唯一一名女运动员——达娜·阿卜杜勒拉扎克。12秒36,这是达娜的成绩,排名小组倒数第三。她的成绩最终让她无缘下一轮比赛,但她赢得了现场观众的掌声。因为,她能够参加奥运会,本身就已经胜过赢得奖牌的伟大。

历届奥运马拉松冠军?急求!

奥林匹克运动 (Olympic Games)

ào lín pǐ kè yùn dòng

简介

[编辑本段]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领导的国际社会运动。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体育运动奥运会为主要活动内容,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一种融体育、教育、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持续性、世界性的活动。 奥运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体现,这样的传播在奥运会中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 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它以坚实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基础为依托,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体育发展的潮流,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后开始的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其产生有以下的背景。

顾拜旦让奥林匹克运动变成了现实

[编辑本段]

法国教育家顾拜旦是公认的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他为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888年,顾拜旦就任法国学校教育、体育训练筹备委员会秘书长。1889年顾拜旦代表法国参加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国际体育训练大会,进一步了解了世界体育的动态,他认为近代体育的发展正在走向国际化,应该借助古希腊体育的经验和传统影响来推进国际体育,于是产生了复兴奥运会的想法。为了实现这一想法,顾拜旦做了大量的工作。

1891年,顾拜旦创办《体育评论》杂志,以此为阵地热情宣传他的主张,对创办奥运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892年,顾拜旦遍访欧洲,宣传奥林匹克理想。同年11月25日在庆祝法国体育运动协会联合会成立5周年大会上,他发表了著名的演说,第一次公开和正式地提出创办现代奥运会的倡议。在演说中,顾拜旦阐明:现代奥运会应该像古代奥运会那样,以团结、和平和友谊为宗旨,但应该比古代奥运会有所发展和有所创新,它应该向一切国家、一切地区和一切民族开放,并在世界各地轮流举办。顾拜旦的倡议,使现代奥运会从一开始便冲破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具有鲜明的国际性。1893年,顾拜旦在巴黎召开一次国际性体育协调会议,团结国际体育人士,讨论创办奥运会的问题。翌年,他还将自己的倡议写成公开信, 寄给许多国家的体育俱乐部,得到不少体育俱乐部的支持。

在国际上各种因素的促进和顾拜旦的不懈努力下,创办奥运会的各种准备工作终告就绪。1894年6月16日—24日,根据顾拜旦的建议, 来自美国、英国、俄国、瑞士、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希腊等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的代表,参加了在巴黎索邦神学院举行的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又先后有21个国家致函,向大会表示支持和祝贺。这次会议通过了成立国际奥委会的决议,并从79名正式代表中选出15人任第1届国际奥委会委员。大会还决定由奥运会举办国的国际奥委会委员担任国际奥委会。由于首届奥运会定于1896年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因此希腊委员维凯拉斯当选国际奥委会第一任,顾拜旦为秘书长。大会规定每4年举行一次奥运会,通过了遵循"业余运动"的决议。大会还规定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为田径、水上运动、游泳、赛艇、帆船、击剑、摔跤、拳击、马术、射击、体操、球类运动等。

1896年4月6日—15日,第1届现代奥运会终于如期在雅典举行。虽然组织很不完善,但它却是奥林匹克运动正式诞生的重要标志,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

奥林匹克运动终于登上历史舞台, 揭开了人类文明史上又一页新的篇章。

奥运发展历史:艰难的探索(1894-1914)

[编辑本段]

遵循着一定的时间周期在世界各地举办大型综合性国际运动会,让体育运动服务于各国人民,服务于世界和平,这种做法在19世纪末遇到的困难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其实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全球的工业革命,在给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将激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思想方面,固于各自小天地的长期束缚,人们还难以理解奥林匹克思想,对接受奥运会这种国际性的文化还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

在体育方面,正在发育的现代竞技运动与体操运动尖锐对立,体育界四分五裂,门户之见根深蒂固,派别之争频频出现,举办世界性的大型综合运动会既无先例,也缺乏经验;尚不发达的交通、通讯条件远不能满足奥运会的需要。就奥林匹克运动本身而言,新生的国际奥委会本身还不成熟,除体操、滑冰和赛艇外,其他运动项目尚无国际组织,国家奥委会尚不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早期奥运会存在着诸多缺陷。首先,奥运会设项不稳,每届项目有所不同,主办者可临时增减项目(如首届奥运会的赛艇和帆船比赛,因天气不好而取消,临时增加了一项100米自由泳比赛),项目内容重复(第2届奥运会体操个人全能由双杠、单杠、吊环、鞍马、跳马、自由体操、跳远、跳高与跳远综合跳、撑竿跳、爬绳、50公斤举重等项目组成)。其次,运动场地缺乏统一标准,不仅跑道长度不同,有333.33米(1896年奥运会)、500米(1900年奥运会)、536.45米(1904年和1908年奥运会)、383米(1912年奥运会)几种,而且场地的设计也不统一, 如首届奥运会用"U"形跑道,第2届奥运会使用草地赛场。最初的游泳比赛在天然水域内进行。第三,比赛缺乏必要的规范,如马拉松比赛的距离每届都不相同,举重和摔跤无体重分级和时间限制,度量体系混乱,时而英制,时而公制;组织者可擅自临时改变比赛日程;裁判多由举办国人员担任,执法难以公正;各项目运动员参赛资格不一致,奥运村尚未建立,运动员住宿地分散而混乱。奥运会也没有固定期限,短则10天 , 长则五六个月。第四,经费紧缺。首届奥运会因为资金短缺,几至半途而废。紧接着连续3届奥运会因资金问题,不得不与商业博览会联合, 成为博览会的陪衬。

1908年伦敦奥运会是奥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出现了脍炙人口、强调参与的奥林匹克名言:“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与。”英国是当时世界上竞技运动组织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主办这届奥运会的英国奥林匹克理事会由国际奥委会的英国委员和英国各单项体育协会的代表组成。这种人员结构,为其他国家奥委会的构成提供了范例。这届奥运会各项比赛的技术性工作,从制定赛制、编排赛程,到选派裁判、组织比赛均由各单项体育协会负责,规范化程度大大提高。这为后来由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管理奥运会技术工作奠定了基础。至此 , 奥林匹克"三大支柱"的组织结构已现雏型, 各自职责相对明确, 从而确定了奥林匹克组织体系的基本框架。

在这一阶段即将结束时,第5届奥运会于191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其参赛成员国的数量比第1届翻了一番,运动员人数增长了75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巩固了自己的阵地。

这一时期, 奥林匹克组织发展迅速,国家奥委会成员数量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29个增至60个, 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达到24个。1926年国际奥委会建立了由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代表组成的技术委员会。此后, 国际奥委会逐渐摆脱技术务,开始更多地关注领导、协调、决策等更高层次的工作。奥林匹克运动终于形成了三大支柱互相配合的组织体系。

1920年出现的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是这一时期奥林匹克思想的重要进展, 它与"重在参与"相辅相成,鼓励人们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中来。

奥运会与科学技术的相互结合也取得重要进展,在工程建筑、电子设备和通讯中大量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如1932年用双镜头照相机进行终点摄影,第一次在奥运会上非正式使用电动计时和终点摄影仪,运动会场设置大屏幕记分牌,出现自动打印机网络等。从1936年柏林奥运会开始,组委会用**这一形式对奥运会进行完整的记录。首次奥运闭 路电视转播也在此时开始。

这一时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运动员业余身所引起的冲突,许多运动员因此而受到处罚,如曾3次参加奥运会、获得9枚奖牌、被记者称为“超人”的著名芬兰长跑选手努尔米因接受补贴,被视为“职业运动员”,无缘参加1932年的奥运会。此外,随着奥运会影响的扩大,一些政治势力试图将其作为政治工具的意图日益暴露,这在1936年由统治下的纳粹德国所举办的冬、夏两届奥运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奥运发展历史:发展与危机(1945-1980)

[编辑本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全世界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逾20亿的人口先后卷入。1940和1944年两届奥运会被迫取消。二战之后出现了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如两大阵营的对抗、冷战格局的形成、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风起云涌等。世界的新格局既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也给它设置了重重障碍。

战后,奥林匹克运动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奥运会规模扩大,项目剧增。战争结束后的1948年奥运会有来自59个国家奥委会的4062名运动员参加136个项目的比赛,12年时则有121个国家奥委会派出7121名运动员,参加195个项目的比赛。冬季奥运会参赛运动员数目也由1948年的28成员国的369人增加到12年的35成员国1006人。在奥运会规模扩大的同时,竞技运动的水平快速提高,出现了体操运动员科马内奇、田径运动员摩西、比蒙等一批超级明星和8.90米这样令人难以置信的跳远纪录。1960年埃塞俄比亚的阿贝贝赤足获得马拉松比赛冠军,标志着发展中国家开始在奥运体坛显示力量。奥运会举办地也不再局限于欧洲和美洲。

1956年和1964年分别在大洋洲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和亚洲日本的东京举办了第16和第18届奥运会。

这一时期最引人注目的一件大事,是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本国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合法席位,这不仅为中国体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国际舞台,促进了中国体育和社会的发展,而且对奥林匹克运动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奥林匹克运动的迅速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主要是:1.政治格局的变化对奥运会的影响。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以来,政治对奥运会的影响步入一个新的阶段。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政治体系的冲突、种族主义与反种族主义的斗争、各种意识形态的对立等,都对奥运会产生深刻影响。与此同时,恐怖主义分子出于政治目的,开始将奥运会作为自己的攻击目标,12年慕尼黑奥运会即为一例。出于政治原因而对奥运会实行的抵制连续不断,规模越来越大。2.竞技运动商业化和运动员职业化的进程开始加快。60年代中期以来,奥运会作为一种文化商品的趋势已露端倪,国际奥委会的"业余"禁条屡被触动,奥运会与经济相结合的势头强劲,防不胜防。奥运会比赛中欺骗行为有所抬头。首先,违禁药品的滥用日益严重,1960年罗马奥运会出现奥运史上第一例运动员因服用而丧生的事故,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其次,在女子项目的比赛中出现了有男性特征的运动员,运动员的性别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3.奥运会出现经济危机。随着奥运会的膨胀,举办奥运需要的人、财、物等各种的投入急剧增加, 而旧有的筹资方式远不能满足举办奥运会的需要,再加上举办奥运会对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一些居民反对在自己的城市举办奥运会, 如美国的丹佛市就因此而不得不将已经得到的12年冬季奥运会举办权交回,由国际奥委会另选城市。16年蒙特利尔因举办奥运会而债台高筑。到70年代后期, 愿意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只剩下洛杉矶一个。当时的国际奥委会对二战后社会的深刻变化和60年代以来奥运会社会化、大型化、综合化的新趋势缺乏认识,坚持多年来形成的封闭格局, 拒绝与其他国际组织和机构打交道,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坚拒商业于奥运之外, 以保持奥运的"纯洁',从而使奥林匹克运动严重脱离社会。国际奥委会的保守与僵化加剧了它与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家奥委会的矛盾, 为了集聚各自的力量 , 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于1967年成立了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 各个国家的国家奥委会也于19年成立了国家奥委会协会。

奥林匹克三大支柱的合作关系出现了危险的裂痕,它们共议大事、互相沟通的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也已自1930年起就处于休眠状态。此外,尽管二战后大批新获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加入奥林匹克运动,但在布伦戴奇任国际奥委会的20年间仅增加了6名国际奥委会委员,发展中国家的呼声受到忽视。于是,自60年代后期以来,国际奥委会内外交困,风雨飘摇,其全部资产到12年只剩下区区200万美元。奥林匹克运动积蓄已久的各种矛盾发展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旧的模式已无能为力,而新的模式、新的运行机制尚未建立起来。12年,爱尔兰人基拉宁接替布伦戴奇,出任国际奥委会第六任,拉开了改革的序幕。

基拉宁任职的8年是奥林匹克运动变封闭为开放的过渡阶段,国际奥委会开始重新审视奥林匹克运动与社会的关系。19世纪形成的业余原则和奥林匹克运动可独立于政治之外的观点对人们思想所形成的禁锢开始松动。尽管这8年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进程是缓慢的,却为下一阶段萨马兰奇大刀阔斧的改革做了必要的准备。

参考网址

://baike.baidu/view/5246.html?wtp=tt

历届奥运会什么分别时候开始和结束的

://zhidao.baidu/question/63723330.html

奥运会规则是否允许田径运动员赤脚参赛?

第1届(1896年希腊雅典奥运会)斯皮里东?路易斯(Spiridon Louis);

第2届(1900年法国巴黎奥运会) Michel Théato;

第3届(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奥运会)Thomas J. Hicks;

第4届(1908年英国伦敦奥运会)Johnny Hayes;

第5届(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奥运会)Kenneth McArthur;

第6届(1916年德国柏林奥运会)(一战停办)

第7届(1920年比利时安特卫普奥运会)Hannes Kolehmainen;

第8届(1924年法国巴黎奥运会) Albin Oskar Stenroos;

第9届(1928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奥运会)Boughera Mohamed El Ouafi;

第10届(1932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Juan Carlos Zabala;

第11届(1936年德国柏林奥运会)孙基祯(Kitei SON)日本(孙基祯为韩国人,二战期间被迫代表日本参赛);

中国首位参赛选手:王正林(排名40);

第12届(1940年日本东京奥运会)(二战停办);

第13届(1944年英国伦敦奥运会)(二战停办);

第14届(1948年英国伦敦奥运会) Delfo Cabrera;

中国首位残疾人参赛选手:楼文敖?未完赛;

第15届(1952年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Emil Zátopek;

第16届(1956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奥运会)Alain Mimoun;

第17届(1960年意大利罗马奥运会)阿贝贝-比基拉?(Abebe Bikila);

第18届(1964日本年东京奥运会)阿贝贝-比基拉?(Abebe Bikila);

第19届(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Mamo Wolde;

第20届(12年西德慕尼黑奥运会) Frank Shorter;

第21届(1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 Waldemar Cierpinski;

第22届(1980年苏联莫斯科奥运会)Waldemar Cierpinski德国(注:第23届之前均为男子成绩)。

第23届(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葡萄牙Carlos Lopes;美国Joan Benoit ;男子选手:陈长明;中国香港女子选手:伍丽珠;中国香港女子选手:哥顿游子;

第24届(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 意大利Gelindo Bordin; 葡萄牙Rosa Mota;

中国男子选手:蔡尚岩;中国男子选手:张国伟;中国女子选手:赵友凤;中国女子选手:钟焕娣;中国女子选手:栗娟;

第25届(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 韩国Hwang Young-Cho(黄永祚); Valentina Yegorova独联体队

第26届(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南非 Josia Thugwane;?埃塞俄比亚Fatuma Roba;

男子选手:许绩胜 ;中国女子选手:任秀娟;

第27届(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埃塞俄比亚Gezahgne Abera;? 日本Naoko Takahashi;

中国女子选手:任秀娟?2:27:55;

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 意大利Stefano Baldini;日本Noguchi;中国男子选手:李柱宏;中国男子选手:韩刚;中国男子选手:朱荣华;男子选手:吴文骞;

中国女子选手:张淑晶;中国女子选手:李贺兰;中国女子选手:周春秀;

女子选手:许玉芳;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肯尼亚万吉鲁(Samuel Kamau Wanjiru);?

罗马尼亚Constantina Dita-Tomescu;中国男子选手:李柱宏;男子选手:吴文骞;

中国女子选手:周春秀(排名3,中国唯一一枚奥运会马拉松奖牌);中国女子选手:朱晓琳;中国女子选手:张淑晶;

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12年英国伦敦奥运会) 乌干达Stephen Kiprotich; 埃塞俄比亚Tiki Gelana? ;中国男子选手:董国建;中国男子选手:李子成?未完赛;

男子选手:张嘉哲;中国女子选手:朱晓琳;中国女子选手:王雪芹;中国女子选手:王佳丽。

扩展资料

2019年10月12日当地时间10月12日早晨8点15分,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者基普乔格,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市中心历史悠久一马平川的普拉特公园,挑战全程马拉松破2小时的壮举正式拉开大幕。

最终他以1小时59分40秒2的成绩完成了英力士(INEOS)1:59挑战,人类全马历史就这样在一个风轻云淡的早晨被创造和改写了。

现场2万多名观众一起见证奇迹,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基普乔格与爱妻格蕾丝(Grace)和3个孩子琳恩,格里芬,高登(Lynne,Griffin和Gordon)激动地相拥在一起,一路随行的41名陪跑运动员蜂拥而上,把基普乔格高高举起。

虽然由于跑道及各项条件太优良,一般马拉松比赛难以匹敌,这次成功尚未被国际田联正式认可。但毋庸置疑,34岁的飞人打破了现代田径运动的最后一道障碍,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马拉松运动员。

国际在线-基普乔格全马破2书写: 人类没有极限,梦想没有终点

山东省田径运动协会(隶属于山东省体育局)-历届奥运会马拉松冠军

马拉松跑步的感人故事

可以

1960年9月10日 - 埃塞俄比亚赤脚参赛选手阿贝贝(Abebe Bikila)获得罗马奥运会马拉松冠军并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他也成为第一个获得奥运会金牌的非洲黑人选手。

1964年10月21日 - 东京奥运会上,同样是埃塞俄比亚选手阿贝贝,不同的是这回他穿了跑鞋,他成为了首位蝉联奥运会男子马拉松冠军的运动员。阿贝贝也创造了2小时12分11秒2的世界纪录。

他被称为赤脚大仙

非洲哪些国家在奥运会上得过金牌?

一首歌为“英雄”创作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那个执着的坦桑尼亚青年运动员——约翰.史蒂芬.阿赫瓦里,在腿部严重受伤的情况下,在“为了祖国完成比赛”的信念支持下坚持跑完马拉松全程。这位在1968年感动了整个墨西哥城的英雄,多年来一直是奥运精神的代表。

非洲跻身奥运会始于1908年.1908年到1960年的半个多世纪里,虽然相继有非洲人参加奥运会比赛,但是没有独立的非洲人而只能在其宗主国的旗帜下参赛。1960年塞内加尔运动员阿布杜·塞耶在日本东京奥运会上一举夺得男子200米跑铜牌。 如今,非洲人凭着自己坚强的决心和毅力不仅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而且成为国际体坛上技压群雄的一支威猛力量。翻看过去30多年的奥运会史,非洲人在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1988年汉城奥运会和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等一系列奥运大赛中先后夺得了174枚奖牌,其中包括54枚金牌、56枚银牌和64枚铜牌。 在这些金光灿烂的奖牌中,有半数以上是田径运动员所得。多年的实践证明,无论是在4年一度的奥运会,还是在其它国际田径比赛中,争夺田径比赛主要项目奖牌几乎成为非洲人的专利。 如果说,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奥运会上金榜提名的非洲国家不过只有南非和埃及的话,那么从60年代以来则涌现出一批来自不同非洲国家的顶尖级黑人运动员。 1960年,埃塞俄比亚长跑运动员阿贝贝·比齐拉在意大利罗马奥运会上一举夺得马拉松比赛金牌,不仅打破了非洲黑人奥运金牌榜上零的记录,而且为更多的非洲国家在后来的奥运会上屡夺金牌吹响了号角。 1964年,阿贝贝在东京奥运会再显神威,蝉联了马拉松比赛的冠军。这一年被后人称为非洲田径比赛“黄金时代”的开始。4年后的1968年,非洲人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奥运会奖牌丰收年。在墨西哥奥运会上,肯尼亚选手齐普克格·凯诺不仅夺得1500米跑金牌,而且创造了此项比赛的新记录。在这届奥运会上,非洲国家一共赢得16枚奖牌,其中肯尼亚和突尼斯两国选手获得的金牌就占了4枚。 12年在慕尼黑奥运会上,非洲人再次夺得16枚奖牌。表现出色的不仅有上届金牌得主凯诺赢得3000米障碍赛跑冠军,而且还有在400米跨栏比赛中荣登榜首的乌干达运动员约翰·阿齐·布阿等一批非洲径赛明星脱颖而出。 然而,正当非洲国家准备在奥运会上大展伸手的时候,从1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开始,到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12年间,奥运会受国际政治形势的影响,一度成为少数发达国家的政治工具。这期间,许多非洲国家出于各种原因而宣布抵制奥运会,从而直接影响到非洲国家在奥运会上的比赛成绩。 尽管这样,在这一期间参加奥运会的非洲国家仍创造出不少好成绩,其中赞比亚、阿尔及利亚、科特迪瓦和塞内加尔等非洲国家还打破了本国奥运会奖牌榜上无名的记录。 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堪称非洲人的一次大聚会,因为这是奥运会有史以来所有非洲国家共同参加的一次体育盛会。在这次国际大赛中,南非因宣布废除种族隔离制度而结束了长达28年之久的国际孤立,重返奥运大家庭。此外,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纳米比亚队一鸣惊人,短跑选手富兰克齐·弗雷德里克斯在100米和200米比赛中勇夺两枚金牌。值得全体非洲人骄傲的是,加纳队在此次奥运会足球比赛中顽强拼搏,成为夺得此项比赛铜牌的第一个非洲国家。 1996年,非洲国家在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像4年前一样,共赢得25枚奖牌,其中包括7枚金牌、8枚银牌和10枚铜牌。这又是一次展示非洲人长跑天赋的国际大赛:所有非洲国家长跑选手都跻身于决赛行列,其中阿尔及利亚的努雷丁·摩尔塞利、布隆迪的维努斯特·尼扬加伯和埃塞俄比亚的海勒·格布雷塞拉西分获男子1500米、5000米和10000米跑冠军。于此同时,南非的乔西亚·松瓦内和肯尼亚的约瑟夫·凯特分别赢得马拉松和3000米障碍赛跑金牌。 除长跑项目外,尼日利亚选手奇奥马·阿君瓦和南非选手佩内罗佩·海恩斯还分别夺得女子跳远和女子游泳项目的冠军。 第二十七届悉尼奥运会开幕的日子越来越近,我们期待着非洲奥运健儿再创辉煌。